我院于9月12日开展了“八项规定学习教育工作”以“实”为基,以“严”为纲,以“民”为本,中央八项规定自2012年12月出台以来,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“金色名片”。通过系统学习《中央八项规定》及《实施细则》,结合近年来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实践案例,我深刻认识到:这一制度体系不仅是改进工作作风的“行动指南”,更是密切党群关系的“生命工程”,其核心在于以“实”破虚、以“严”治本、以“民”为向,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根本遵循。
一、以“实”破虚:作风建设的根本要求
中央八项规定的“实”体现在三个维度: 一是措施务实。八项规定每条均针对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的顽疾设计具体举措。
二、以“严”治本:制度执行的关键保障
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,关键在于“严”字当头: 一是严格制度设计。《实
施细则》对八项规定进行细化量化。 二是严格监督执纪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按月公布查处数据,将问题分为“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”和“享乐主义、奢靡之风”两大类,并进一步细化为“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有令不行”“违规收送礼品礼金”“违规配备公车”等14种具体表现。 三是严格责任追究,对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,坚持“一案双查”,既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,也追究领导责任。
三、以“民”为向:作风建设的价值归宿
中央八项规定的最终目标,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: 一是践行群
众路线。规定要求调研“向群众学习、向实践学习,多同群众座谈,多同干部谈心”,警卫工作“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”,新闻报道“根据工作需要、新闻价值、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”。 二是解决民生痛点。通过整治“违规操办婚丧喜庆”“违规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宴请”等问题,八项规定切断了利益输送的链条,遏制了“吃拿卡要”“微腐败”等现象。 三是引领社会风尚,八项规定倡导的“厉行勤俭节约”理念,带动了全社会节约资源的良好风气。 四、以“常”为要:作风建设的持续深化 作风建设具有反复性、顽固性,必须坚持“常”“长”二字。
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作风标杆,也是高校管理者履职尽责的行动指南。作为民办高职院校的党员干部,我将始终以八项规定为镜,常照自身不足,常思师生所盼,以更严的标准、更实的作风推动学生管理工作提质增效,为培养德技并修的艺术设计人才贡献力量!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