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简介
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、教育部备案的省属民办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校,隶属江苏省教育厅。
学校源起于1993年创始人带领8位职教工作者创办的江苏省江南志立进修学院,2003年由时任广电部副部长、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领衔建校,并正式更名为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。
学校拥有无锡校区、宜兴校区和产教融合园区,总占地面积808亩,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。设有表演艺术学院、影视传媒学院、数字艺术学院、时尚设计学院、航空乘务学院、教育与管理学院6个二级学院。现有专业39个,专业群8个,其中影视编导、表演艺术、艺术设计、现代服务等专业群均为无锡市重点专业群,覆盖无锡市文化发展规划提出的“区域性文化中心城市”“文化影视之都”的定位,是江苏唯一、无锡独有的培养“艺术+技术+管理”专业人才的特色院校。
学校坚持党的领导,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。坚守“把民办教育事业当作社会功德来办”的办学初心,以“博学进取、励志立业”为校训,以“品质+能力”为育人宗旨,致力于培养有信仰、有道德、有理想、有文化、有能力、有纪律的“六有新人”;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,深入实施“三转换”教学法则,即实现学生“从作业-作品-产品的知识转换”“从课堂-工作室-企业的角色转换”以及“从学生-准职员-职员的身份转换”,兑现为学生赢得“一份好职业”、创造“一份好回报”、搭建“一个好平台”的承诺。在2025年7月麦可思研究公布的《民办高职毕业生月收入TOP100院校》排名中,学校毕业生月收入以6300元排名民办高职院校全国第4名、江苏第1名,并且已连续多年稳居江苏第一。
学校以建设“百年特色名校”为愿景,坚持面向市场、服务发展、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,坚定职业教育定位、属性和特色,不断推进实训品牌化建设。目前已形成三大实训基地群:以彩虹剧院、连片音乐厅和音乐广场为核心的表演艺术综合实训基地群;以ART小镇为平台的影视传媒与数字技术综合实训基地群;以及覆盖波音737实体飞机、实验航站楼、模拟动车和模拟客机的现代服务实训基地群。建有江苏省一流的数字艺术交互中心、招待实训中心、无人机应用实训中心、教育赋能算力中心、杜比全景声录音棚和多功能智慧教室等,现拥有校内实训基地(实训室)46个,为师生提供优良的教学实训环境,也为教学创新与成果培育提供了有力支撑。由我校师生自编、自导、自演的大型舞台剧《太湖传奇》获江苏省艺术基金扶持及省委宣传部优秀文化作品奖励,“太湖传奇教学模式”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;“影视动画专业群”获批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群;惠山泥人“三融三创”项目获评江苏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培育单位;“动画专业群虚拟仿真实训基地”获评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示范基地。2024年以来,全校师生共获各类技能大赛奖项420余项,其中包括国家级一等奖4项、二等奖13项、三等奖13项,省市级特等奖32项、一等奖91项、二等奖16项,在意大利贝利尼国际声乐大赛、白玉兰国际艺术节、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国内外重要赛事中均取得突破性成果。
学校始终以服务区域发展、促进社会和谐为己任,坚持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双轮驱动,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力量。一方面,学校积极构建“产教融合、校地共建”协同发展格局,紧密对接无锡“465”现代产业集群建设需求,通过共建交通运输产业学院、牵头成立无锡市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委员会、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文化创意工作委员会等举措,推动教育链、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。作为全国航空乘务教育培训专业委员会会长单位、全国素质舞蹈教育专业委员会推广交流基地等多个平台,学校持续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,有效支撑地方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。
另一方面,学校高度重视志愿服务与社会文化建设,鼓励师生在服务社会中践行责任、彰显价值。2024年以来,师生累计参与各类志愿服务120余项,超1000人次投身公益。2025年春节期间,300余名师生志愿者全力保障央视春晚无锡分会场录制工作;由学校与央视频联合出品的主旋律歌曲《人民》正式发布,参与策划的电视剧《青山是故乡》在CCTV-1热播并屡创收视佳绩。在2025年“苏超”足球联赛等大型活动中,我校志愿者以专业素养与奉献精神赢得社会广泛赞誉,展现出学校在促进文化繁荣、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为。
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影响不断提升,先后获得全国德育教育先进单位、全国特色教育示范单位、全国双创典型示范基地、江苏省依法治校试点示范校、江苏省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。连续10年获评5A级社会组织,连续9年保持江苏省文明校园称号,连续7年获江苏省高校“最佳党日活动”优胜奖。在“软科中国民办高职院校排名”中,连续3年位居省内第一、全国前列。
面向未来,学校将在“功德办学之志、坚而不摧之行、敢为人先之果”的江影精神的指引下,不断提升办学品质与育人成效,努力为建设文化强国、教育强国贡献力量。
